眼科
  • 资讯
  • 医院
疾病分类
您的位置: 首页 >> 专科疾病 >> 眼科 >> 角膜炎 >> 正文

什么是角膜炎

http://eye.qm120.com2009-02-16 17:00:48 来源:全民健康网

关键字:角膜 角膜炎

  角膜炎: 分溃疡性角膜炎又名角膜溃疡,非溃疡性角膜炎即深层角膜炎两类。因角膜外伤,细菌及病毒侵入角膜引起的炎症。患眼有异物感,刺痛甚至烧灼感。球结膜表面混合性充血,伴有怕光、流泪、视力障碍和分泌物增加等症状。角膜表面浸润有溃疡形成。 

  溃疡性角膜炎

  病因:

  1.外因: 外因所致的角膜感染大多要具备两个条件:

  a.角膜上皮细胞的损伤、脱落,
  b.同时合并感染。只有在这两个条件都具备的情况下,才容易发生感染性角膜溃疡。

  2.内因: 指来自全身的内因性疾患。

  角膜没有血管,所以急性传染病不易侵及角膜。可是角膜组织却参予全身的免疫反应,尽管其免疫反应的程度较其他组织的为低,但是正因为它没有血管,新陈代谢较为迟缓,才使这种免疫反应变化持续经久,角膜在较长时间内处于一种敏感状态,以致容易发生变态反应性疾患,如泡性角膜炎等。

  3.由邻近组织蔓延所致 由于胚胎学上的同源关系以及解剖学上的连续性,蔓延到角膜上皮层的疾患多来自结膜,如严重的结膜炎多合并浅层角膜炎。

  溃疡性角膜炎又名角膜溃疡,绝大部分为外来因素所致,即感染性致病因子由外侵入角膜上皮细胞层而发生的炎症。

  病程: 当炎症初起时,在角膜组织内就有或多或少的刺激原和游动细胞形成浸润,同时角膜组织充满液体,因而患处肿胀而混浊,甚至有时高出表面,即所谓角膜浸润阶段。

  角膜浸润: 其主要症状为灰黄色混浊、阴暗、无光泽,高出角膜表面。

  进行性角膜溃疡: 角膜浸润的进展结局有二:

  a.浸润被吸收。当角膜浸润尚未达到最高峰时,炎症现象即消退,角膜光泽恢复,完全透明(这种结局在临床不多见)。
  b.浸润化脓。一般的情况是,角膜组织被感染后迅即溶解,上皮细胞甚至实质浅层由于坏死而脱落,遂形成溃疡。溃疡边缘初则较为混浊,继则中部及其周围进一步恶化。溃疡基底呈灰色,不平坦,边缘不清,即所谓不洁期或进行性的溃疡。进行时,溃疡可向一侧或周围扩展;也可向深层进展,或向周围或深层同时进展。例如淋病性角膜溃疡就是这样,它不但向角膜周围,同时也向深层进展,穿破角膜,甚至破坏角膜全部。

  退行性角膜溃疡: 最常见的角膜溃疡为局部坏死、部分脱落,其未脱落部分仅与基底的中心相连接。这种情况表明毒素集中于溃疡中部,其外围已被多核白细胞所包围。这些白细胞吞噬细菌、溶解坏死组织。这时溃疡周围的上皮细胞速即向溃疡中心进展,上皮细胞的增生和伸展非常迅速(通常角膜上皮细胞刮去后24小时内即可完全恢复),同时溃疡的坏死部分继续脱落,直至溃疡的混浊逐渐减轻消失。溃疡的基底及其边缘趋向平滑、透明、而进入洁净期。这就是退行性阶段。

  角膜瘢痕: 当角膜溃疡达到洁净期后,角膜内结缔组织增生,修复缺损,溃疡愈合,形成瘢痕。溃疡小而浅仅累及上皮细胞层者,角膜可以完全恢复透明。如果前弹力膜和角膜实质浅层受累,则遗留致密混浊的瘢痕。混浊初则暗淡,继则浓度增加,但永远不会越过溃疡边缘。角膜瘢痕的消失仅限于乳儿,年龄稍大则不可能,必然遗留永久的瘢痕,从而引起视力障碍。在瘢痕开始形成而被破坏部分尚未完全恢复原来的弯曲度,但荧光素已不着染,角膜上形成一小凹,名为角膜小面。最终小面消失,角膜恢复正常的弯屈度。但也有个别病例的角膜小面永久不变。

  角膜瘢痕的大小和厚薄按溃疡轻重而有所不同,薄者混浊浅在,名角膜云翳,稍厚者名角膜斑翳,最厚而致密者名角膜白斑。

  临床表现: 除麻痹性角膜炎外,多数角膜炎患者都有强度发炎症状,如疼痛、羞明、流泪和眼睑痉挛。此因角膜内的三叉神经末梢受炎症刺激后,引起反射性眼轮匝肌收缩及泪液分泌过盛之故。角膜系一无血管的组织,但临近区域富有血管(角膜缘和虹膜睫状体之血管),当炎症累及临近组织时,则有充血和炎性渗出。因此,角膜炎患者不但有睫状充血,也有虹膜充血。后者表现为虹膜变色和瞳孔缩小。

  渗出物来自同一来源。严重患者的球结膜甚至眼睑都会发生水肿。由于角巩膜缘充血而产生白细胞向角膜病灶处移动而发生角膜浸润。当角膜炎症到退行期后,临床刺激症状则大为减轻。

  角膜炎症必然使视力或多或少地受到影响,尤以炎症侵犯瞳孔区域者更为严重。溃疡愈合后形成的角膜瘢痕不但阻碍光线进入眼内,并能使角膜表面弯曲度和屈光折射力发生改变,使物体不能在视网膜上聚焦形成清晰物像,因而视力降低。视力的受累程度完全取决于瘢痕所在的位置,如果位于角膜正中,纵然瘢痕很小,但影响视力却很大。

本文来源:全民健康网 编辑:wuya
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
网友关心话题